淮河流域安徽段水体成组生物毒性评价

阴琨, 赵淑莉, 郭辰, 吕占禄, 王先良, 金小伟. 淮河流域安徽段水体成组生物毒性评价[J]. 生态毒理学报, 2015, 10(6): 93-100. doi: 10.7524/AJE.1673-5897.20150818001
引用本文: 阴琨, 赵淑莉, 郭辰, 吕占禄, 王先良, 金小伟. 淮河流域安徽段水体成组生物毒性评价[J]. 生态毒理学报, 2015, 10(6): 93-100. doi: 10.7524/AJE.1673-5897.20150818001
Yin Kun, Zhao Shuli, Guo Chen, Lv Zhanlu, Wang Xianliang, Jin Xiaowei. Evaluation on Water Bodies in Anhui Section of Huaihe River Basin by a Battery of Bioassays[J].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, 2015, 10(6): 93-100. doi: 10.7524/AJE.1673-5897.20150818001
Citation: Yin Kun, Zhao Shuli, Guo Chen, Lv Zhanlu, Wang Xianliang, Jin Xiaowei. Evaluation on Water Bodies in Anhui Section of Huaihe River Basin by a Battery of Bioassays[J].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, 2015, 10(6): 93-100. doi: 10.7524/AJE.1673-5897.20150818001

淮河流域安徽段水体成组生物毒性评价

    作者简介: 阴琨(1982-),女,博士,研究方向为生物监测与评价,E-mail:yinkun@cnemc.cn
  • 基金项目:

   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“典型水体污染区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关键技术及案例研究”项目(201309045);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“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”项目(2013ZX07502001)

  • 中图分类号: X171.5

Evaluation on Water Bodies in Anhui Section of Huaihe River Basin by a Battery of Bioassays

  • Fund Project:
  • 摘要: 在淮河流域安徽段某区域采集了3个地表水样和12个地下水样,通过大型溞急性毒性(活动抑制)、微核及SOS/umu试验,分析了这些水样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。结果表明,急性毒性测试中,该区域地表水及大部分地下水的急性毒性均未超过US EPA废水排放毒性的控制要求(0.3 TU),有2个位点的地下水样毒性当量为0.31 TU,超过限值;经t-test分析,地表水的急性毒性显著高于地下水。SOS/umu检测中,2个地表水样和7个地下水样的结果呈阳性,表现出DNA损伤效应,其诱导率IR在(2.20 ±0.063)~(3.36 ±0.067)之间,对应的致癌风险P基本处在10-6~10-7水平。微核检测结果表明,3个地表水样具有较严重的染色体损伤效应,9个地下水样表现为阴性。总之,该区域地表水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相对较高;部分浅层地下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,致癌风险处在可接受范围,但仍可能对周围居民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;而深层地下水没有检测到任何毒性效应。研究为周边居民饮水安全和人体健康提供了基础信息。
  • 加载中
  • 加载中
计量
  • 文章访问数:  1223
  • HTML全文浏览数:  1223
  • PDF下载数:  17
  • 施引文献:  0
出版历程
  • 收稿日期:  2015-08-18

淮河流域安徽段水体成组生物毒性评价

    作者简介: 阴琨(1982-),女,博士,研究方向为生物监测与评价,E-mail:yinkun@cnemc.cn
  • 1.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, 北京 100012;
  • 2. 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, 北京 100083;
  • 3.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, 北京 100012
基金项目:

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“典型水体污染区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关键技术及案例研究”项目(201309045);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“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”项目(2013ZX07502001)

摘要: 在淮河流域安徽段某区域采集了3个地表水样和12个地下水样,通过大型溞急性毒性(活动抑制)、微核及SOS/umu试验,分析了这些水样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。结果表明,急性毒性测试中,该区域地表水及大部分地下水的急性毒性均未超过US EPA废水排放毒性的控制要求(0.3 TU),有2个位点的地下水样毒性当量为0.31 TU,超过限值;经t-test分析,地表水的急性毒性显著高于地下水。SOS/umu检测中,2个地表水样和7个地下水样的结果呈阳性,表现出DNA损伤效应,其诱导率IR在(2.20 ±0.063)~(3.36 ±0.067)之间,对应的致癌风险P基本处在10-6~10-7水平。微核检测结果表明,3个地表水样具有较严重的染色体损伤效应,9个地下水样表现为阴性。总之,该区域地表水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相对较高;部分浅层地下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,致癌风险处在可接受范围,但仍可能对周围居民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;而深层地下水没有检测到任何毒性效应。研究为周边居民饮水安全和人体健康提供了基础信息。

English Abstract

参考文献 (0)

目录

/

返回文章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