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(批准号:52125003、51978646、21927804) 资助下,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、胡承志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汪福意团队合作,在离子跨膜脱水合与选择性传输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。相关成果分别以“脱水合增强的离子-膜孔相互作用主导阴离子在纳米通道中的选择性传输 (Dehydration-enhanced ion-pore interactions dominate anion transport and selectivity in nanochannels) ”及“亚纳米孔道筛分诱导的脱水合促进阳离子选择性传输 (Steric hindrance-induced dehydration promotes cation selectivity in trans-sub nanochannel transport) ”为题,发表于《科学进展》 (Science Advances) (DOI:10.1126/sciadv.adf8412) 和《ACS纳米》 (ACS Nano) (DOI: 10.1021/acsnano.3c03028) 杂志上。
离子选择性纳滤膜在水质净化、资源回收及生物制药等领域应用广泛。探明离子在亚纳米孔道内的传输机制,对于高选择性膜材料的发展至关重要。由于缺乏合适的原位表征技术,对离子跨膜的水合结构转变与调控机制的认识十分有限,下一代膜材料的开发缺乏基础理论支撑。
研究团队采用前期开发的微流控过滤-原位液体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 (Microfluidic filtration-in situ liquid ToF-SIMS) 表征技术,解析了典型阴离子 (F-、Cl-和Br-) 在聚酰胺纳米通道内脱水合行为差异。进一步结合跨膜传输过渡态理论与分子动力学模拟,证明了总跨膜能垒Ea与水合尺寸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,离子跨膜传输难易程度与脱水合现象密切相关。通过对不同阶段跨膜能垒贡献的定量化分析,发现强水合离子发生部分脱水合后,有效电荷显著增强,静电排斥贡献的能垒随之增加,即脱水合增强的离子-膜孔相互作用主导了阴离子分离选择性 (图1) 。同时,基于脱水合增强的离子-膜孔静电排斥机制,膜表面电荷增强后,纳滤膜限域孔道中 (Br-/F-) 选择因子显著提升,进一步证明了脱水合驱动的静电作用增强效果。
由于高分子聚合物纳滤膜的膜孔结构复杂,干扰了传输机制的定量分析。为此,研究团队进一步研制了具有均匀亚纳米孔道结构的ZIF-8膜,使用Microfluidic filtration-in situ liquid ToF-SIMS表征技术,分析了典型碱金属离子水合强度对脱水合的影响机制。结果表明,离子水合能的差异决定了过膜后离子的水合数分布特征,亚纳米孔道的尺寸筛分导致了离子跨膜脱水合。进一步分析了离子跨膜传输过程中的能量势垒,发现:1) 离子通过亚纳米膜孔时,孔口分配过程的脱水合能垒主导了离子跨膜选择性;2) 脱水合能垒占据离子跨膜总势垒的60%-90%,进入膜孔后的扩散过程对离子跨膜选择性影响较小 (图2) 。
本研究成果还可以解释其他与水合结构密切相关的离子传输现象,弥补了对离子限域传输机制认知的不足,有望科学指导下一代纳滤膜材料的开发。
我国学者在离子跨膜选择性传输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
- 收稿日期: 2024-04-01
- 录用日期: 2024-04-14
- 网络出版日期: 2024-06-17
摘要:
English Abstract
- Received Date: 2024-04-01
- Accepted Date: 2024-04-14
- Available Online: 2024-06-17